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策文件 > 縣政府文件

汾西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汾西縣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年—2025年)的通知

2022-12-31
【字體:

汾政發〔202213

?

?

汾西縣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汾西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2021年—2025的通知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經縣政府第21次常務會議研究審議,同意《汾西縣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年—2025年)》,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

?

汾西縣人民政府 ????????

?20221225 ???????

(此件公開發布)


汾西縣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2021—2025年)

?

為推動汾西縣全民健身事業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全縣人民群眾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根據《臨汾市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臨政發〔202216號)文件精神,結合健康汾西建設,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加快體育強國建設,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展示體育事業發展等方面的綜合價值和多元功能,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二、發展目標

2025年,《臨汾市體育設施建設和管理辦法》得到全面落實,社會體育指導員發揮作用并普遍促進體育活動健康運行,全民健身意識普遍提升,全民健身設施更加完善,人民群眾體育健身更加便利,全民健身組織更加健全,全民健身服務更加有力,全民健身活動更加豐富,參與運動項目人數持續提升,主要指標如下: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0%

——縣、鄉鎮、行政村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

——新建體育公園1個,全縣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

——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8人,每萬人體育社會組織數量達到0.8個。

——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數量達到1塊;新建社會足球場2個。

——新建健身步道不少于5公里。

——新建全民健身中心1個。

——完成鄉鎮及全民健身場地器材補短板項目1個。

——新增配置智能健身器材等智能設施設備的智慧健身設施1處。

——新建戶外運動公共服務設施(戶外營地)1個。

——組織全民健身賽事活動20場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補齊健身設施短板的實施意見》(晉政辦發〔202192號)和《關于印發〈臨汾市十四五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整體解決方案〉的通知》(臨發改社會字〔2021415號)精神,制定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通過盤活城市空閑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設用地、倡導土地復合利用、支持租賃用地等方式充分挖掘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用地潛力,規劃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的場地設施。落實社區體育場地設施配套要求,新建居住區和社區按照室內人均體育建筑面積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體育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標準,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不具備標準健身場地設施、未達到規劃標準的既有居住小區,要緊密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建設社區健身設施。

開展公共體育場館開放服務提升行動,提高全民健身設施智慧化服務水平,控制大型場館數量,建立健全場館運營管理機制,改造完善場館硬件設施,做好場館應急避難(險)功能轉換預案,提升場館使用效益。加強對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使用的評估督導,優化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績效管理方式,加大場館向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等特色群體開放的績效考核力度。做好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工作。(縣衛體局、縣發改局牽頭,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建局、縣工信局、縣教科局、縣應急管理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在全縣廣泛開展以強健體魄·積極生活·共享健康·幸福汾西為主題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完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辦好全縣群眾體育項目比賽、社區運動會、老年人體育健身會、職工運動會、農民趣味運動會、學生運動會等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開展特色健身活動,鼓勵鄉鎮、行業結合地域特點、行業文化及體育資源開展具有區域特色、行業特點、影響力大、可持續性強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推出我縣全民健身品牌活動,逐步形成多層次、多項目、多元化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豐富全民健身活動內容,圍繞傳統節日開展新年登高、全民健身大拜年、紀念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詞、全民健身日、重陽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等主題活動。大力發展三大球運動,推動縣域足球推廣普及,推送我縣愛好者、運動員參加運動項目聯賽,普及運動項目文化,擴大運動項目人口。(縣教科局、縣總工會、縣農業農村局、縣衛體局牽頭,縣委組織部、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公安局、縣婦聯、團縣委、縣殘聯和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升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落實臨汾市國民體質監測、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制度和國民體質測試、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機制。鼓勵社會體育指導員、優秀運動員等體育專業技術人才開展健身科普活動,推廣普及科學健身方法。關心重視知識分子、農民、職工、老年人、幼兒和殘疾人等群體的健身指導服務。落實臨汾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辦法,做好社會體育指導員網絡數字化管理平臺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在崗指導服務率和科學健身指導水平。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激勵機制,引導和鼓勵體育類行業組織和單位因地制宜開展體育進社區等六進線上或線下志愿服務活動。(縣衛體局牽頭,縣委統戰部、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人社局、縣民政局、縣教科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統計局、縣總工會、縣殘聯和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激發體育社會組織活力。構建以體育總會為樞紐,體育協會為支撐,基層體育組織為主體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重點加強基層體育組織建設,按照市體育局統一部署推行“3X”(即體育總會、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老年人體育協會加若干單項體育協會)模式,鼓勵各類體育社會組織下沉行政村(社區),推進鄉鎮、行政村(社區)組建體醫融合的健康方式體育指導中心健康方式體育指導站,完善農村體育協管員隊伍建設制度。加大政府購買體育社會組織服務力度,引導體育社會組織參與和承接政府購買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對隊伍有力、組織活躍、專業突出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騎行、跑步等自發性全民健身社會組織給予場地、教練、培訓等支持。(縣衛體局牽頭,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民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行政審批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促進重點人群健身活動開展。廣泛開展青少年體育活動,依托體育俱樂部、輔導站點、培訓機構等社會力量培養青少年的體育興趣和愛好,促進青少年群體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提高健身設施適老化程度,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的賽事活動,鼓勵老年人有組織開展科學健身。關注殘疾人健身,新建公共體育設施要統籌考慮殘疾人的需要,已建成的要逐步改造提升。完善公共體育設施對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的優惠政策。重視職工的體育鍛煉,推動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建設健身場地、購置健身器材和建立健身團隊,滿足內部職工的健身需求,倡導其他企業發揮作用促進員工健康。(縣總工會、縣衛體局牽頭,縣委組織部、縣教科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殘聯和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進全民健身融合發展。

深化體教融合。完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建立健全分學段、跨校域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加大體育傳統項目特色學校、體育運動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力度,大力培養體育教師和教練員隊伍,規范青少年體育社會組織建設,鼓勵支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

推動體衛(醫)融合。研究建立體育和衛生健康協同、全社會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模式。推動體衛融合服務機構向基層覆蓋延伸,支持在有條件的社區醫療衛生機構中設立科學健身門診。開展體醫融合項目,推進社會體育指導員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聯合培訓,推廣常見慢性病運動干預項目和方法。推廣體衛融合發展典型經驗。

促進體旅融合。通過普及推廣山地戶外、馬拉松、自行車等戶外運動項目,建立完善相關設施,拓展體育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圍繞段村師家溝姑射山旅游景點,打造我縣特色的旅游線路,助力鄉村振興。(縣教科局、縣衛體局、縣文旅局牽頭,縣自然資源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營造全民健身社會氛圍。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加大公益廣告創作和投放力度,大力弘揚體育精神,積極組織參加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電視大賽,講好群眾健身故事。開展職工健身休閑活動。積極參與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創建工作。搭建多層次交流平臺,拓展我縣全民健身對外交流。(縣委宣傳部、縣衛體局牽頭,縣人社局、縣融媒體中心和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對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領導,發揮各級人民政府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作用,推動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機制。縣人民政府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出臺本地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完善多元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二)壯大全民健身人才隊伍。創新全民健身人才培養模式,發揮互聯網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訓中的作用。加強健身指導、組織管理、科技研發、宣傳推廣、志愿服務等方面的人才培養供給。暢通各類培養渠道,引導扶持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健身人才培養,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人才培養體系和科學評價機制。

(三)加強全民健身安全保障。對各類健身設施的安全運行加強監管,鼓勵在公共體育場館配置急救設備,確保各類公共體育設施開放服務達到防疫、應急、疏散、產品質量和消防安全標準。建立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安全防范、應急保障機制。落實戶外運動安全管控體系和網絡安全等制度,加強全民健身相關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和個人信息保護。堅持防控為先、動態調整,統籌賽事活動舉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四)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務。推動線上和智能體育賽事活動開展,支持開展智能健身、云賽事、虛擬運動等新興運動。提高公共體育服務智慧化水平,實現對健身設施、賽事活動、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社團組織等內容的公示、查詢和管理,方便群眾獲取健身指導服務。

相關解讀:【圖解】汾西縣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2021年—2025年)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主辦: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汾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19003573號 網站標識碼:1410340003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汾西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晉公網安備 14100002000501號

適老化無障礙服務認證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