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策文件 > 政府辦文件

汾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汾西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雙認證”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3-08-03
【字體:

202324

?

汾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汾西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雙認證”

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

《汾西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雙認證”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落實。

?

?

????????????????????????????????????????????汾西縣人民政府

?????????????????????????????????????????????2023726

?

(此件公開發布)



?汾西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

“雙認證”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

根據《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雙認證”攻堅行動的通知(晉農辦質監發202353文件精神,為加速推動我農產品質檢機構“雙認證”工作步伐,確保2023年目標任務如期完成,高質量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三年提升行動取得實效,現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以國家、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增加農業生產效益和農民收入,大力提升農產品檢驗檢測能力,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水平,為全縣綠色食品生產銷售提供技術保障。

二、組織領導

為切實做好我縣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雙認證”工作暨汾西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的CMA中國計量認證CATL中國農產品檢測實驗室資質認證工作,保障各項工作措施落實,成立了汾西縣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雙認證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趙志紅?人大常委會主任

????????王文娟 縣委常委、副縣長

副組長:梁虎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周鎖龍?縣財政局局長

王忠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郝茂林?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局長

李趙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郭澗笙?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主任

?農業農村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工作人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辦公室主任:程瑞曄?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郭澗笙?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主任(兼)

領導組定期召開攻堅行動調度會,加強會商分析,聽取工作進展情況,準確把握工作進度,確保按時完成任務。領導組根據工作需要抽調相關單位為領導組成員,領導組成員如有調整,由現履職人員自行替補,領導組辦公室及時動態調整,不再另行通知。

三、具體任務及完成時限

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

1.配備確定人員崗位。人員是質量管理體系的核心,是“雙認證”工作能否通過的決定性因素。進行人員選配,確定質量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授權簽字人、內審員、質量監督員等關鍵崗位人員。(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完成時限:810日前完成

2.完善管理組織架構。編制崗位職能分配表,落實崗位職責。按照《RB/T 214-2017?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評審細則》要求及檢測工作所需,檢驗檢測中心質檢股設置綜合部、業務室、實驗部三個部門,并明確各部門及崗位的職責。(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完成時限:815日前完成

3.組織實施人員培訓。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法,對質量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和重點崗位人員進行定期集中培訓,重點學習《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源性食品中90種有機磷類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GB23200.1162019和《食品安全管理標準食品中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21),提高檢測人員理論和操作技能水平。做好培訓記錄并對有效性進行評價。建立人員檔案,考核記錄等能力和經歷證明材料。(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完成時限:830日前完成

二)落實工作經費,對實驗室進行達標建設。

4.向縣財政申請工作經費,組織專家對實驗室進行布局規劃設計,按新標準要求,進行防塵、防潮、排污等方面的裝修處理。包括墻板、隔斷、吊頂、房頂防水處理、下水、通風排放、電路安裝維修等。(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完成時限:820日前完成

三)配備所設備器材,保障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安全運行。

5.按照“雙認證”工作要求,根據申請的檢測項目參數,對照檢驗方法標準要求,檢查配齊檢測儀器設備和試劑耗材的補充采購,協調儀器生產廠家售后服務部門完成儀器設備的調試校準,組織專家對儀器設備進行狀態評估,保證各類儀器設備正常運行。(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完成時限:831日前

(四)開展試驗方法驗證,強化質量管理

6.聘請專家現場指導人員上機操作,規范管理使用儀器,提高安全操作水平。建立儀器設備檔案說明書、驗收報告、檢定證書、期間核查記錄、運行記錄、使用和維護記錄等,編制設備和標準物質一覽表、唯一性標識、儀器設備檢定周期計劃表、重要設備和標準物質質量溯源圖、期間核查計劃。(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完成時限:910日前完成

7.確定檢測項目參數,開展方法驗證。根據我縣檢驗檢測中心承擔的檢測任務、本地農產品特色以及人員技術能力和儀器設備配置等實際情況,結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源性食品中90種有機磷類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GB23200.116-2019標準,確定申請資質的農產品種類和參數,并開展檢測方法驗證工作。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解決方法驗證中的技術難題。(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完成時限:920日前完成

8.針對申報項目參數,開展模擬定量檢測考核訓練,組織開展實驗室間比對與能力驗證,確保全員達到機構考核和資質認證技能水平標準。(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完成時限:930日前完成

9.在組織開展好內部審核的基礎上,資質認定申報前至少開展一次管理評審,同時整理和完善相關內審核管評資料檔案。制定和發布與檢驗檢測中心公正性聲明,以保證檢測活動能夠客觀獨立、科學公正、誠信高效的開展。(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完成時限:930日前完成

(五)遞交申請,組織好現場評審,完成“雙認證”工作

10.聘請專家現場作業,結合“雙認證”任務要求,根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RB/T2142017)《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辦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評審細則》,組織編纂《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管理制度》和記錄表格等資料,指導實驗室人員按體系文件要求開展日常工作,規范工作秩序,按照時間節點做好“雙認證”檢測考核的各項資料,包括法人證明、人員資質材料、儀器設備清單、申請參數和方法等,保證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正式向上級遞交申報材料。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完成時限:1010日前完成

11.積極與省評審專家組溝通、協調,組織開展好現場評審,確保“雙認證”工作按時完成。(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完成時限:1015日前完成

四、工作措施

加強領導,成立專班。縣農業農村局、縣檢驗檢測中心成立“雙認證”工作推進專班,將“雙認證”列為當前首要工作任務來抓,加強領導,集中精力,明確職責,強化措施,確?!半p認證”工作積極推進。

(二)突出重點,明確任務。為有序推進“雙認證”工作,按照各項工作任務的時間節點,明確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務、規定要完成的時限,確定每項工作任務的牽頭負責人、具體責任人、協調配合人,確保各項任務按時完成。

(三)規范運行,健全體系。嚴格依照《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辦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評審細則》等規定,認真開展“雙認證”的各項準備工作。在《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和《記錄表格》等管理體系的試運行中,通過反復審查文件、內審和管評,不斷完善管理體系,確保管理體系的符合性、適應性和有效性。

(四)對標先進,抓好落實。認真學習已通過“雙認證”單位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逐項抓好落實,確?!半p認證”工作順利推進。

(五)統籌協調,聯動推進。“雙認證”工作領導組的領導與統籌協調下,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與優勢,積極配合,聯動推進,形成“雙認證”的攻堅合力。農業農村、市場監管部門要積極與上級對口部門聯系,大力支持我“雙認證”工作。財政部門要確保并協調好“雙認證”工作的資金需求。人社部門要搞好對應的人力資源及技術人員職稱等方面的工作。行政審批部門要開設綠色通道,簡化辦事程序,保障“雙認證”購置設備審批快速運行。綜合檢驗檢測中心要組織全體人員發揮主力軍作用,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按時完成業務方面的工作任務。各部門要齊心協力,積極作為,確保我“雙認證”工作順利完成。

相關解讀:【圖解】汾西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雙認證”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主辦: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汾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19003573號 網站標識碼:1410340003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汾西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晉公網安備 14100002000501號

適老化無障礙服務認證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