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汾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19003573號 網站標識碼:1410340003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汾西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汾政辦發〔2025〕2號
?
汾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汾西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新修訂的《汾西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縣政府辦公室2021年1月10日印發的《汾西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汾政辦發〔2021〕10號)同時廢止。
?
汾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1月15日
(此件公開發布)
汾西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機制,迅速、有效做好事故應對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編制本預案。
1.2 ?工作原則
生產安全事故應對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統一領導、協調聯動,屬地為主、分級負責,快速反應、科學救援的原則。
1.3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山西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山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
1.4 ?事故分級
根據有關規定,生產安全事故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事故四個等級(見附件3)。
1.5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汾西縣行政區域內的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管理及救援處置等工作。
2 ?汾西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體系
全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體系由縣安全生產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組成。
2.1 ?縣一般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
指揮長:縣政府分管副縣長。
副指揮長: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縣工信局和縣應急局主要負責人。
成員單位:縣委宣傳部、縣發展和改革局(能源局)、縣工信和科技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汾西分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衛生健康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應急管理局、縣防震減災中心、縣氣象局、武警臨汾支隊汾西中隊、縣消防救援大隊。
縣一般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縣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應急局,辦公室主任由縣應急局和縣工信局主要負責人兼任(縣指揮部及其辦公室、成員單位職責見附件2)。
2.2 ?分級應對
生產安全事故采取分級應對措施,縣級指揮000部負責應對一般以上生產安全事故。上級成立現場指揮部時,下級指揮部應納入上級指揮部并移交指揮權,繼續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一般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涉及同一市兩個縣以上的,由對事發單位有屬地安全監管責任的縣級指揮部指揮,市級指揮部予以協調。
2.3 ?現場指揮部
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縣政府視情成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以下簡稱現場指揮部)。現場指揮部設置如下:
指 揮 長:縣政府分管副縣長。
副指揮長:縣政府協管副主任,縣應急局和縣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
現場指揮部下設綜合組、搶險救援組、技術組、醫學救護組、環境監測組、社會穩定組、應急保障組、宣傳報道組、善后工作組等9個工作組。根據事故情況及搶險需要,指揮長可視情調整工作組、組成單位及職責,調集縣直其他相關部門和單位參加事故處置工作。
2.3.1??綜合組
組 ???長:縣應急局主要負責人。
成員單位:縣應急局等縣直相關部門,鄉(鎮)政府及相關單位。
職 ???責:收集、匯總、報送事故和救援動態信息,承辦文秘、會務工作;協調、服務、督辦各組工作落實;完成現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2.3.2 ?搶險救援組
組 ???長:對事故發生行業領域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縣直部門主要負責人。
成員單位:縣應急局等縣直相關部門,鄉(鎮)政府及相關單位,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救援隊伍等。
職 ???責:掌握事故動態,參與救援方案制定;調集專業應急隊伍、裝備和物資;組織災情偵察、搶險救援、控制危險源。
2.3.3 ?技術組
組 ???長:對事故發生行業領域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縣直部門分管負責人。
成員單位:縣應急管理局等縣直相關部門。
職 ???責:掌握、研判災情,組織專家研究論證,為救援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制定救援方案、技術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
技術組下設專家組。主要任務:研判災情,研究論證救援技術措施,為救援決策提出意見和建議;參與救援方案制定;提出防范事故擴大措施建議。
2.3.4 ?醫學救護組
組 ???長:縣衛健局主要負責人。
成員單位:縣衛健局,鄉(鎮)政府及相關單位。
職 ???責:負責傷員救治和醫療衛生保障,調配縣級醫療資源指導援助,開展現場衛生防疫。
2.3.5 ?環境監測組
組 ???長:市生態環境局汾西分局主要負責人。
成員單位:縣水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氣象局、縣防震減災中心,鄉(鎮)政府及相關單位。
職 ???責:負責事故現場大氣、水質、土壤監測,對現場救援人員提供安全防護對策建議,制定事故造成的大氣、水源或土壤污染處置方案并組織實施,完成現場指揮部安排的其他任務。
2.3.6 ?社會穩定組
組 ???長:縣公安局副局長。
成員單位:縣公安局,鄉(鎮)政府及相關單位。
職 ???責:負責現場及周邊治安、警戒和道路交通管制、疏導,開展人員核查和遇難人員身份識別工作。
2.3.7 ?宣傳報道組
組 ???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成員單位:縣委宣傳部,鄉(鎮)政府及宣傳單位。
職 ???責:組織開展新聞發布、新聞報道,引導輿情。
2.3.8 ?應急保障組
組 ???長:事發地鄉(鎮)長。
成員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能源局)、縣交通局、縣工信和科技局、縣氣象局、鄉(鎮)政府及相關單位。
職 ???責:組織交通運輸、通信、電力、后勤服務等保障工作。
2.3.9 ?善后工作組
組 ???長:事發地鄉(鎮)長。
成員單位:鄉(鎮)政府及相關單位。
職 ???責:做好家屬安撫、傷亡賠償和應急補償、恢復重建工作,處理其他有關善后事宜。
3 ?風險防控
應急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要建立重大安全風險研判防控和處置制度或辦法,定期對本行政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分析研判,確定本行政區內重大安全風險,形成清單,開展重點檢查執法,督促和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制定防控方案、落實風險防控措施,整改消除重大安全隱患。
4 ?監測和預警
4.1 ?監測
應急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要充分運用安全監管監察執法系統、安全風險監測監控預警系統等信息化手段,結合安全風險分析研判、檢查執法、企業報送的安全風險管控情況,對本行政區內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風險狀況加強監測,對存在重大安全風險和重大安全隱患企業實施重點監控。同時,與自然資源、水利、氣象等相關部門建立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和自然災害信息資源獲取及共享機制。
4.2 ?預警
應急部門和相關部門要及時分析研判本行政區內重大安全風險監測、監控信息。經研判認為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增大或接收到相關自然災害信息可能引發生產安全事故時,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通知應急部門和相關部門及企業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同時,應急部門針對可能發生事故的特點、危害程度和發展態勢,指令應急救援隊伍和相關單位進入待命狀態。應急部門及相關部門視情派出工作組進行現場督導,檢查預防性處置措施執行情況,對重大安全風險和隱患排除前或者控制、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暫時停產或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
5 ?應急處置與救援
5.1 ?信息報告
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企業負責人。企業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按規定立即報告事發地縣應急局及相關部門。情況緊急時,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發地縣級以上應急部門及相關部門報告。
縣應急局接到事故信息報告后,立即上報事故信息,跟蹤和續報事故及救援進展情況,根據事故等級和應急處置需要通報縣指揮部成員單位。
5.2 ?先期處置
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事發企業應立即啟動本單位應急響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采取有效應急救援措施,組織救援,防止事故擴大。根據事故情況及發展態勢,按照分級屬地原則,縣政府及應急部門應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趕到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救援。
5.3 ?縣級響應
縣級響應由低到高設定為四級、三級、二級、一級四個等級。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依據響應條件,啟動相應等級響應(各等級響應條件見附件4)。
5.3.1 ?四級響應
符合四級響應條件時,由縣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啟動四級響應,立即派出工作組趕赴事故現場,指導、協調事故救援工作;隨時掌握搶險救援進展情況,視情協調增派有關救援力量,做好擴大響應的準備。
5.3.2 ?三級及以上響應
符合三級及以上響應條件時,由縣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報告指揮長,由指揮長啟動相應響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縣指揮部辦公室通知副指揮長、有關成員單位負責人等相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同時,根據事故情況,迅速指揮調度有關救援力量趕赴現場參加救援工作。
(2)指揮長到達現場后,迅速成立現場指揮部及其工作組,接管指揮權,開展災情會商,了解先期處置情況,分析研判事故災害現狀及發展態勢,研究制定事故救援方案,指揮各組迅速開展行動。
(3)指揮、協調應急救援隊伍和醫療救治單位積極搶救遇險人員、救治受傷人員,控制危險源或排除事故隱患,標明或劃定危險區域,為救援工作創造條件。
(4)加強災區環境監測監控和救援人員安全防護,發現可能直接危及應急救援人員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時,立即組織采取相應措施消除隱患,降低或者化解風險,必要時可以暫時撤離應急救援人員,防止事故擴大和次生災害發生。
(5)根據事故發展態勢和救援需要,協調增調救援力量。
(6)組織開展人員核查、事故現場秩序維護、遇險人員和遇險遇難人員親屬安撫工作。
(7)做好交通、醫療衛生、通信、氣象、供電、供水、生活等應急保障工作。
(8)及時、統一發布災情、救援等信息,積極協調各類新聞媒體做好新聞報道工作,做好輿情監測和引導工作。
(9)按照國家工作組指導意見,落實相應工作。必要時請求國家有關部門支持。
(10)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領導同志批示指示精神及應急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并及時向事發地傳達。
5.3.3 ?響應調整
縣指揮部或縣指揮部辦公室依據事故情況變化,結合救援實際調整響應級別。
5.3.4 ?響應結束
遇險遇難人員全部救出,導致次生、衍生事故的威脅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一級、二級、三級響應由現場指揮部指揮長宣布響應結束,四級響應由縣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決定響應結束。
6 ?應急保障
6.1 ?救援力量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力量主要有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救護隊伍和企事業單位人員。
6.2 ?資金保障
企業應當做好事故應急救援的資金準備。事故發生后,事發企業及時落實各類應急費用,縣政府負責統籌協調,并督促及時支付所需費用。
6.3 ?其他保障
縣政府對應急保障工作負總責,統籌協調,全力保證應急處置工作需要。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現場指揮部指令或應急處置需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相關應急保障工作。
7 ?后期處置
7.1 ?善后處置
善后處置工作由縣政府負責組織,包括受害人及受影響人員妥善安置、慰問、后續醫療救治、賠(補)償,征用物資和救援費用補償,災后恢復和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影響,恢復正常秩序,確保社會穩定。
7.2 ?調查評估
按照事故等級和有關規定,縣政府成立相應事故調查組,及時對事故發生經過、原因、類別、性質、人員傷亡情況、直接經濟損失、教訓、責任進行調查,提出防范措施。
縣指揮部辦公室及時總結、分析事故發生、應急處置情況和應吸取的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8 ?附則
8.1 ?預案宣傳、培訓和演練
縣指揮部辦公室應當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應急預案宣傳,并會同有關部門定期組織應急預案培訓和演練。定期組織應急預案評估,符合修訂情形的應及時組織修訂。
8.2 ?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2021年1月10日印發的《汾西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汾政辦發〔2021〕10號)同時廢止。
8.3 ?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縣應急局負責解釋。
?
附件:1.縣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響應流程圖
2.縣級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3.生產安全事故分級
4.縣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響應條件
附件1
縣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響應流程圖
主辦: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汾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19003573號 網站標識碼:1410340003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汾西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